智齒位於口腔後段的位置,通常發育的時間相較期來會比較晚,其功能為解決臼齒缺牙的問題。不過隨著時代進步,民眾普遍都有基礎的衛生知識與習慣,缺牙的情況較少出現,因此缺乏生長空間的智齒便會壓迫到鄰牙。大部分的人對智齒的第一印象不外乎是拔智齒很恐怖、很痛,甚至會選擇選擇忽略智齒的存在,事實真是如此嗎?是否能選擇不要拔除智齒呢?
事實上,拔智齒並非絕對,倘若口腔有足夠的空間給予智齒以正確的角度生長,並且平時仔細潔牙、注意衛生習慣,將智齒保留下來可能就不會對鄰牙造成困擾。但假如智齒發育時與鄰牙過於接近、缺乏空間,會令生長角度歪斜,而形成「阻生牙」。阻生牙容易與前顆臼齒產生難以清潔的縫隙,讓細菌殘留其中並攻擊牙齒,進而導致臼齒與智齒周遭組織發炎或感染牙周病,嚴重時更可能讓臼齒與智齒雙雙蛀牙,若未及時治療,將智齒拔除,可能就必須將臼齒也一併拔除了。
除了因角度的關係不得不將智齒拔除之外,缺少對咬牙也是需要拔智齒的因素之一。沒有了對向牙齒的限制,智齒有機會就這樣持續的生長,最終過長的智齒可能會壓迫到牙肉,導致周遭軟組織發炎、疼痛,此外,也可能會與前顆牙齒之間產生較大的牙縫,成為細菌的溫床,造成日後嚴重蛀牙、牙周組織發炎的可能。因此若有類似的情形,建議將過長的智齒拔除,並於術後落實口腔清潔,避免蛀牙、牙周病的形成。
豐原晶悅牙醫口腔外科醫師提醒:「智齒雖然有機率不會對口腔造成負面影響,但如果因而失去警惕不做任何的評估,不僅前顆臼齒可能會被犧牲掉,口腔的健康也連帶受到影響。所以平時除了保持口腔環境整潔,同時定期至診所讓專業醫師進行檢查,判斷智齒是否需要拔除同樣重要,以免歪斜、過長的智齒影響到鄰牙、口腔,導致後續衍生的其他症狀需要額外花費時間進行治療。」